2025年7月24日,学院在二办公楼401会议室召开"产教融合研讨会暨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议会"。会议汇聚了大唐华银电力、中通服创发、深信服、拓维信息等知名企业和长沙软促会等行业协会的十余位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类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并对学院2025版培养方案进行评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水根主持,本科生院院长刘导波出席,学院领导、系室主任和教师代表参加。
学院党委书记杨水根代表学院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并介绍了与会专家和会议主题及议程。他表示,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当前的重要工作。
本科生院院长刘导波进行了致辞。她介绍了学校教育教学、招生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强调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计算机学院在产教融合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凝聚共识,形成更加科学、前瞻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建设创新型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学院执行院长梁伟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实现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构建更加紧密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副院长赵文军详细介绍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他指出,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充分吸收了产业界意见,希望与会专家继续为培养方案的完善定稿提出宝贵意见,在产教融合方面提出中肯建议。
学院副院长何典系统解读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和要求。他强调,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定期收集用人单位评价,形成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闭环;实施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评价机制;并通过提升专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引进行业企业教师等,与产业需求良好结合,持续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与会企业代表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们认为,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紧跟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创新,促进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应重视学生系统思维、工程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强化实战演练,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专家还提出了加强计算机领域的特色人才培养,增设与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紧密结合的特色课程,重视产品思维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在课程中融入敏捷开发、低成本创新等能力培养,结合职场沟通、项目管理等软技能训练,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管理,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等建议。会议中,与会专家和学院教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杨水根和学院执行院长梁伟进行总结发言。他们指出,本次会议成果丰硕,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工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机制。
在本次会议上,还与新增的3家合作企业签署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给新增的14名行业企业教师颁发了学院产业兼职教师聘书,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评价和人才培养效果调研等,并建立了后续产教融合的长效合作联络机制。(计算机学院 文/黄蓉 图/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