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招生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2022年招生宣传

发布时间:2022-03-11 点击数:

一、基本情况

  计算机学院是湖南工商大学较早设立的二级学院之一,已成长为一个具有计算机、管理学科门类、多个本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校学生人数规模大、办学特色突出的综合性二级学院。近年来,学院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计算机、软件、物联网、信息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批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信息类新工科人才。

二、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计算机系、软件工程系、信息管理系、物联网工程系、网络空间安全系、机器人工程系、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等7个教学机构;建有软件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人工智能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Web开发实验室、操作系统实验室及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等10个教学实验室;成立湖南工商大学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湖南工商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湖南工商大学管理工程研究所、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4个研究机构;拥有湖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校级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现代产业学院;设有院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科与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等4个行政管理机构;建有学科资料室、阅览室和学术交流室等。

三、师资队伍

  学院具有一支高水平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博士27人,柔性引进博士3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与首席教授、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 芙蓉学者青年学者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3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硕士生导师31人。同时学院还在国内外重点大学、知名企业聘请一批知名专家和客座教授。

四、办学条件

  学院“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的创新型、创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开办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等本科专业,拥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和软件工程学术硕士等硕士学位点,在校学生2700余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立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省级特色专业,并推选申报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程序设计竞赛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课程被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拥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3个,校外实习基地30余个,建有网络实验平台和OnlineJudge程序设计在线测评系统。学院拥有或共建了新零售虚拟现实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和多个校级科研平台。

学院教师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NO LA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管理科学学报》《电子学报》等我校认定外文B、中文A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8 篇,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奖励12项,进校经费近2000万元。

五、专业介绍

(一)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 本科学制四年

1、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产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及相关IT企业、政府部门等在商务智能、智能制造、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创新实践为依托,通过交叉融合、协同育人等途径,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科学素质良好,系统掌握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企业理论与业务经营方法,熟悉相关行业领域知识,具备数据集成与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具有互联网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从事智能系统研发、经营管理与业务操作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管理”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

2、培养特色

  主辅修制。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辅修学士学位。学科交叉贯通、专业跨界融合,紧密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凸显新工科和新商科特色。

图片1.png

 

  “2+2”培养模式。前两年为基础学习阶段,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学习;后两年为专业学习阶段,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训练。

  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

  独立建制管理。专设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

3. 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管理”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

  为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贯彻“新工科+新商科”的“工”“商”并进的办学理念,强化“技术+商业”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与北京中软国际等企业合作开设了实践课程,校内教师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教师的实战演练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近几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外语口语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奖。

图片2.png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开办全日制应用电子技术专科,1999年开办计算机应用专科,2003年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2006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验收结论为“优秀”,2015年被确定为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立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多年的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

(1)培养具有商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紧密结合学校商科背景,培养既掌握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又熟悉商科领域的组织与运营模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通过开设经济学通论、管理学通论、行业营销专题等商科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商科素质。

(2)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开设独立实验课和专业主干课系列的课程设计,定期开展程序设计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学科竞赛,运用自主开发的程序设计竞赛平台来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与长亮科技、万兴科技、中软国际、南威软件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实训实践基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项目经验。

图片3.png


(3)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意识。通过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创客中心孵化项目等多种途径激发了学生研究兴趣、提高了学生研究能力、打造了多个学生创业实体。本专业大部分专任教师都是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2011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的骨干,近5年承担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20多项省部级项目,指导学生100多人次在程序设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数学建模、“互联网+”等省级(国家级)竞赛中获奖,指导学生立项大创项目国家级、省级多项。涌现了陈勇、刘哲等一大批创业典型和就业典型。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数理基础、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具备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复杂系统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信息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3年左右,能够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应用领域系统设计、技术研发、项目管理、运行维护等业务岗位工作,成为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师。

3、就业方向

  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名列学校前茅,近三年来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多人考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国防科大(孙勤)、中南大学(钱程亮、刘柳皓、唐剑飞)、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王海东)、中山大学(杨星)、湖南大学(刘彦、刘友方)等。大量优秀校友奋斗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第一线:微软中国(钟菁菁)、IBM(谢婷)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唐艳平、刘哲、朱帅奇、王美杭、王鹏、钟颖等)、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熊博、伏文希、杨浩等)、联创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龚佩等)、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肖艳)、世纪龙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李艳平),联发软件设计(深圳)有限公司(胡敏、欧阳宇琴),涌现了一批自主创业的优秀校友企业家。

(三)软件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软件工程专业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1年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省级示范现代产业学院中的主体专业,拥有软件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建有湖南省普通高校商业应用软件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开办了“智能软件”微专业。在近几年的专业建设中,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来保证本科培养质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1)明确清晰的定位与办学特色

  本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特点、目标明确且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注重学生商科素养的熏陶,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不仅具有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又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该专业定位较合理、特色较鲜明。同时,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并逐步对其优化和完善。

(2)全方位、多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训和毕业设计三个阶段的锻炼,有效掌握软件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技术背景、开发手段、测试方法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软件市场调研、软件产品营销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结合课内实验和单独开设的实验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设立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学分模块,鼓励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图片4.png   图片5.png

(3)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以高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联合企业开展了实践教学合作,通过建立业界和学界的良好互动机制,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优质资源,在《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训》等教学环节中积极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证书考试,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及专业证书考试有机结合。

图片6.png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的实际能力、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工程素养,熟悉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分析设计与开发、软件项目管理、技术支持及市场开拓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在96%以上,其中2021届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就业占比80%以上,职业期待吻合度100%,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为100%。据我校今年1月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排名全校第一。毕业生签约薪酬大部分在8000元/月以上,在省属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谢综艺、刘哲、唐江凌、丰凡等就职于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网易、美团等头部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度在95%以上。学生对教师和专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92%。

(四)物联网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物联网工程专业创建于2016年,从2017年开始招收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021年该专业通过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水平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物联网工程专业现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物联网工程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以学校“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的整体办学定位与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以校企融合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学生综合素养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五年的探索实践,物联网工程专业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工程应用”的专业特色。

(1)专业设置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物联网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的七个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中,物联网位列第三,彰显了本专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师资队伍素质优良,教学科研成果突出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是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教师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进校经费400余万元。先后在《Nano Letter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控制与决策》《物理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校定中文A、外文B及以上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多项技术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3)多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协同联合培育复合型人才

  物联网涉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及专业的基础知识,涵盖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应用面广、综合性强、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

本专业以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控制为主线,以计算机、物联网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为基础,主要学习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着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具有物联网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开设高等数学、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电路与电子学、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数据库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物联网技术概论、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

  建有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拥有包括物联网综合实验开发平台、射频识别(RFID)综合实验平台、物联网综合实训实验设备等在内的实验实训设备。

图片7.png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片9.png

图1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


  与万兴科技、长亮科技、南威软件、吉利集团、广州粤嵌通信、湖南灵感科技、湖南飞萌数字网络、湖南源科、浙江天眼创智、湖南大汉工匠云服务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近五年来,学生在湖南省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程序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中,有40余人次获奖。其中,何澳丽等6人荣获国家级奖励,胡俊逸等20余人荣获省级奖励。承办了2020年第四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黄天泽等同学荣获2021年(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技能赛)一等奖,樊炅昱等同学获得2021年(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创意赛/技能赛)二等奖。符静等多名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湖南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图片12.png图片13.png图片14.png

图片15.png图片16.png图片17.png

图2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物联网传感、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管理方法,具备扎实的物联网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生产企业以及物联网技术企业等单位,胜任零售服务、仓储运输、智慧农业、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或在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等信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还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计算机、通信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已为社会培养70名物联网人才,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好,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我校毕业生的供给量。除了在国家电网、中国联通、湖南科创、创智和宇等公司就业外,物联网17级李威等4名同学成功考取江南大学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物联网18级胡荔波等同学成功考取本校的硕士研究生。

(五)信息管理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本专业1995年开始招生,2009年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年立项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获硕士学位点,2018年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信息管理专业在近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打造了院士引领的师资队伍,构建了校内外协同育人平台,依托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新零售虚拟现实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产业学院等省级平台,与腾讯、京东物流、步步高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建设新思路,逐步形成了自身办学的三大主要特色: 商科特色、技术特色和实践特色。

图片18.png

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创办公司营业执照

图片19.png

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创办公司挂牌通知书

  (1)商科特色——依托学校商科背景,构建信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已逐步来临,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优势互补成为一种趋势,而信息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大学科的交叉专业,在商科院校中生存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创新上的应用,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

  (2)技术特色——突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信息管理专业着力于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即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改造管理流程,实现管理创新。从本质上讲是培养管理人才,但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人才,是具有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管理人才。这与管理类其他专业是不同的,也完全有别于纯计算机技术类专业。

  (3)实践特色——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充分调研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本专业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即实践特色。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信息管理专业积极改革、大胆尝试,形成了多途径、多手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机制。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扎实的信息管理基础理论,掌握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并能在数据处理与分析、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决策理论与方法等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商务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市场开拓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和应用型信息管理高级人才。

图片20.png

信管19级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部分学生合影


3、就业方向

  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一直保持良好态势,近年来就业质量相当稳定。毕业学生考取了英国利兹大学(信管0602班江梦菲)、法国图尔大学(信管0802班黄丹珺)、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信管0702班陈应升)、北京大学(信管0602班刘军、信管0703班田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管0702班唐韧)、哈尔滨工业大学(信管1301班刘思岑)、大连理工大学(信管0702班陈爱嵩)、吉林大学(信管0801班付後锡)、中南大学(信管0802班刘兆读、信管0902易文桃等多人)、湖南大学(信管0803班王春香、信管0902班徐雅琴等多人)、暨南大学(信管0602班贾佳林)、华中师范大学(信管0602班鲁杨)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同时,信息管理专业一直为政府各级部门和工商企业输送人才。如湖南省委办公厅保密综合处副处长孙丹(信管9701班)、张家界市永定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苏振(信管0101班)、长沙市高新区重大项目投资局局长周彦霆(信管0103班)、益阳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开发指导科科长陈璞(信管0104班)、南威软件股份公司(603636)副总裁徐春梅(信管9701班)、广州爱码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伍伟芳(信管9703班)、深圳市长帆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839859)副总经理梁斌(信管0102班)等。

(六)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学院近年来大力开展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研究以及相应人才培养。经过多年发展,本专业已形成区块链、内容安全和系统工控安全三个特色方向。本专业教师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0 余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Knowledge based Systems、《电子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 余篇。2012 年以来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 项。相关老师在中央和省级网信部门长期从事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为国家安全部门和行业重要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专业发展紧密围绕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在区块链、内容安全和工控系统安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和原型技术。专业骨干教师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陈晓红院士负责的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安全管理的决策体系设计》的多项子课题研究。

  专业具备较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和设备,已建成信息安全云实验室、网络靶场竞技系统、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实训教学实验室,建有网络实验平台和OnlineJudge程序设计在线测评系统,实验设备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同时,深信服、中电集团48所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信息技术企业与我院签署了“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保障供给学生完备、前沿的专业实习场所。

图片21.png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数理基础、专业基本理论和核心技能,能够根据网络安全需求,制定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策略和防御措施,具备网络空间安全研发和设计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系统设计、分析、开发、测评、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

  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还是在传统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网络安全始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存在重大缺口,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职业发展空间大。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生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通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电信、传媒等行业等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安全教育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

(七)机器人工程专业 本科四年

1、专业特色

  2016年,教育部批准机器人工程成为本科新专业,是教育部重点扶持的新专业之一。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科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的前沿交叉学科。

  湖南工商大学紧跟国内外最新研究方向和各行业人才需求动向,于2021年新成立机器人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合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器人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机器视觉、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经济管理知识背景,能够在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胜任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全方位、多阶段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个方面: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独立实践环节。

(1)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人文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和公共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合理分配通识课程、学科共同课、专业课程的课时,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研讨教学、学术讲座以及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夯实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的学科理论基础,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3)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采用科学方法对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建模、分析、解释数据;设计机器人工程中硬件组成、软件系统及智能算法策略或机器人系统总成及控制、智能制造与服务工艺流程,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通过专业课程实验、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独立实践性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开设对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程序设计大赛、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实验室平台建设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在申报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机器人实验室平台建设。2021年学校投入数百万经费引进“移动抓取智能机器人”、“多机协同机器人”、“导航版移动机器人”、“七轴协同机器人”、“三指夹持器”、“攀登者机器人”、“天使机器人”等机器人设备用以学科教学研究,将智能农业采摘、机器人舞蹈、人机交互等作为机器人应用案例演示,通过学科竞赛、资源开放平台开放资源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图片22.png          图片23.png

                           移动抓取机器人           人工智能综合技术与应用竞赛平台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图片29.png

多机协同移动机器人平台


图片30.png 图片31.png 图片32.png

天使机器人


图片33.png  图片34.png

攀登者机器人


图片35.png

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

4、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

  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和全面的培养社会亟需人才,学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法国南特大学理工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福州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院校引进优秀的年轻博士、博士后,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学科优势明显,近年来本系老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数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world wide web journal》、《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Computers in Industry》、《电子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宇航学报》、《控制与决策》、《中国机械工程》、《南京大学学报》等知名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高质量论文,多项技术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5、就业方向

  机器人是工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以代替或协助人类完成各种危险工作,如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应用领域。

  机器人工程专业由于所学知识面较广,综合能力较强,毕业可选择去国内外重点高校和顶级的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教学等一系列工作。此外,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机器人行业大热,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黄光的明珠”,在汽车制造、3C电子制造、物流运输等各个行业都已经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人工智能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十年85%以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生产将逐渐被智能工厂取代。

  目前,机器人工程专业市场相应的人才供给明显不足,技术项目研发人才更短缺,这个人才缺口也将会逐年增大,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很大。结合目前国内机器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从事机器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平均收入一般要远高于同期毕业的其他专业学生。因此,机器人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六、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现代教育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学生共荣获10项国家级以上奖励、53项省级以上奖励。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7项。承办了2020年第四届“强智杯”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

  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以上,先后有170余名应届毕业生考上985、211院校硕士研究生,多名学生以超过20万的入职年薪分别签约腾讯公司、字节跳动、网易公司和美团集团,连续刷新我校应届毕业生签约薪资记录,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给予高度评价。除此之外还涌现了一批如徐春梅、沈超等优秀的校友企业家。


  徐春梅,女,1979年6月出生,现任南威软件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

图片36.png

  徐春梅毕业后先后担任一系列重要社会职务,取得诸多荣誉,如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产业委员会专家,福建省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泉州市人大代表,泉州市高层次人才,丰泽区人大常委,泉州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荣获“2017年度十大巾帼闽商”、“2018中国IT风云榜领军人物”、“丰泽区第一批优秀人才”、“丰泽区第二批优秀人才”、“丰泽区科级先进工作者”、“泉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泉州市五四青年奖章”、“第七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等。目前任南威软件集团董事、总裁,主持集团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在完善机构设置、梳理优化制度体系、建设研发创新环境、项目统筹及管理、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研发管理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